《運科》運動科學輔助基層選手計畫三年有成 選手及教練有感訓練成效提升
由教育部體育署指導的「運動科學輔助基層選手計畫」,以協助高中以下學校體育班及運動績優生及運動團隊精準化訓練、避免運動傷害、強化心理素質及技術精進為目的,今天舉辦成果發表記者會展現計畫內容與成果,參與此計畫的許多教練及選手也分享,透過計畫的訓練輔助,運動表現明顯提升。
教育部體育署署長鄭世忠表示,藉由推動運動科學的合作,針對頂尖運動選手提升運動實力跟培育運動科學人才,非常重要,而計畫執行第三年度,已協助約54校、1100名運動績優及體育班學生,他指出,明年將擴大辦理,也鼓勵大專院校運科團隊,跟體育署攜手合作,繼續培育我國運科人才,協助基層選手。
此計畫以不同面向之運動科學類別協助基層選手,包含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營養學、運動醫學、運動心理學及運動科技學等運動科學專業,協助選手更了解自身身體素質,並透過檢測及介入協助學生強化競技水準。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羽球選手張軒瑀這三年間受到臺北市立大學協助,以提升反應速度與工作記憶介入為主軸,張軒瑀說:「每次到北市大檢測,長期累積統整成圖表就會發現自己有很大進步,也會對應到成績提升。」他強調,此計畫主要透過測驗臨時記憶力,也帶動反應力的提升,他強調,「除專項技術要進步,反應力提升對我很有幫助,是在羽球這項運動可以實際體會到的。」
北市大同高中教練林峻永則透露,計畫中藉由訓練輔具去提升選手記憶力,包括預判能力,而選手自從接觸計畫後,無論在訓練上或給予教練回饋,都在無形之中訓練選手的思考,他說:「最近軒瑀訓練上的球路組合還有場上預判能力有明顯進步,打球經驗變多,又結合這個計畫,表現更突出。」
除了競技水準提升,此運科輔助計畫也包括強化選手的心理素質,參與子計畫8的新北市立永和國中教練許雋希表示,計畫執行學校台師大曾安排優秀講師跟選手分享個人經驗,「讓選手可以學習一些比賽前、中、後的不同觀念,不管在心理或生理上都給予很大幫助,相信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他們奠定很好的基礎。」
「不只出腳速度變快,踢擊也更穩定。」永和國中跆拳道選手劉嬿指出,透過不同訓練方式來增強運動能力,她開心表示,練習很有趣,也變得輕鬆,但成績卻有明顯進步,運動科學練的爆發力跟穩定性帶來很大改變。
(封面圖/教育部體育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