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中有話》王宜民 (上):業餘選手確實比較會打短期比賽
文/文生大叔
即使是自詡為資深的臺灣棒球迷,在聽到王宜民這個名字時可能都還要想一下才能隱約有點印象,但是說起他從小到大一起打過球的隊友,大家就一定都耳熟能詳了:王建民、曹錦輝、郭泓志、張誌家、張建銘、高志綱、沈鈺傑、黃龍義,這些都曾經是王宜民的隊友,其中有的看到他可能還要恭恭敬敬叫聲賢拜。
關心國際大賽的棒球迷,大都對中華隊的常客明星如數家珍,但是先發九人之外的那十幾位隊友、或是那些偶然才被選進中華隊的球員,他們後來又到哪裡去了?在球員生涯期間曾經多次考慮要轉換跑道的王宜民,就是一位這樣的球員,後來他在告別職棒之後投身基層棒球,而且選擇到變數最多、最需要耐心的少棒層級來貢獻他的心力。
這樣的一位棒球人,對我們自以為熟知的棒球世界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體認,相較於我們所看見的光彩絢爛,他經歷過的其實是一天天沉澱下來的汗水與傷痕。
第一次接觸到棒球是什麼時候?
應該是小學,小學時因為爸爸喜歡棒球,那時候國家隊的比賽很精采,88年之後中華隊的一些國際比賽我都有在看,雖然還不太懂,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92年的奧運代表隊,那時候我已經國一了;最記得的就是國小時看呂明賜跟趙士強的全壘打大賽,在臺北球場,爸爸有帶我去現場看。
我記得那個時候臺北市立棒球場會辦一個很厲害的國際棒球邀請賽。
對,應該就是在那個國際大賽之後,就辦了一個他們兩個人的全壘打大賽,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棒球,應該說是第一次真正在棒球場現場看到球員打球,所以很興奮;我從小出身在鶯歌,那個時候鶯歌是沒有球隊的,所以曾經想過到外地的國小去,但是因為距離實在太遠,所以就沒有打球了。
你沒有打少棒,但是自己有丟球或是跟小朋友玩球嗎?
就是小時候會跟鄰居的大哥哥、要不然就是跟自己的同學,就利用下課時間或著是假日,大家找個空地就玩一下;小學的時候我阿嬤常出國,他知道我喜歡棒球,就會幫我帶一些手套啊!球棒啊之類的回來,因為國內比較買不到,所以阿嬤只要出國就會帶回來給我。
你在國中時進入校隊,對於像你這樣一個沒有正式少棒經驗的球員來說,應該要花一段時間適應吧?
國中是去以前的榮工青少棒隊,那個時候是溪崑國中,我從小就不太喜歡讀書,所以自己和家長都對課業這個部分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只要正常就好,自己也沒有太投入,就是順其自然。
後來你入選國手,有去過加拿大和日本,那時有沒有想過一起打球的小朋友裡面,以後會有那麼多大聯盟明星?
那個時候其實比較沒有美國職棒的概念,知道美國有職業棒球,也知道他們很強,但是對於年輕的小朋友和大聯盟的明星球員就比較沒有那種連結,也不像現在大家對美國職棒那麼熟悉;那時有個美國投手安凱爾(Rick Ankiel)很強,他在跟我們比賽的時候就可以丟到153、154,我們國內根本還沒有那種等級的球員,後來知道他有上大聯盟,但是對於其他的選手就沒有那麼了解了。
真的要算的話,你們1997年那一屆的世界盃青棒賽,後來比較有名的美國選手還有卡戴爾(Michael Cuddyer)跟哈樂戴(Matt Holliday),兩個都在大聯盟打了十幾年。
都在我們那個時候嗎?跟我們同期的?那我真的不知道,哈哈,可能那個時候真的沒有太注意。
你在中華青棒隊的隊友,先後有王建民、曹錦輝、郭泓志、張誌家、張建銘、高志綱、沈鈺傑等等,後來也都是臺灣棒球的重要人物。
對,這些都是我們那個世代的優秀選手,那個時候也開始有選手旅外了,這些裡面很多都出國去了。
在那個時候的選手,已經覺得出國打球會是一個選項了嗎?
那個時候對出國打球其實比較沒概念,但是陸續都知道有一些經紀人或是球探會來找優秀的球員,在談這些事情,我們聽到了當然也會羨慕;但我自己不會去想到那個區塊,我知道自己因為身材的關係、還有能力的關係,不會有那樣的機會,但是心裡還是會嚮往說如果可以去日本打球、或是可以去美國打球,一定也很棒。
你那個時候也是很不錯的選手啊!完全沒有過類似的機會嗎?
沒有想過,因為我知道我自己的實力到哪裡,我從小到大身材沒有很好,爆發力也沒有很好,速度也只是還可以,所以知道自己可能離國外球隊想要的那種球員,是有一點距離的。
那個時候你覺得隊上最強的隊友是誰?
在那個時候應該是黃龍義,其實還有徐余偉、陳元甲,都算是比較優秀的球員,97年世青的時候曹錦輝也有去,那時候他才高一而已,表現真的很不錯,沒有想到後來到高二高三,他居然還能進步到更高的一個階段;另外就是張誌家、還有紀俊麟,那個時候我在旁邊看就覺得他們都是很突出的球員。
有想過自己後來會打職棒嗎?
當然會嚮往啊!真正覺得說自己可能有機會,大概也是差不多高二高三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當選國手,有了一點成績,自己對自己也有了更高的期許;可是等到上了大學以後,大一成績還不錯,但是大二就開始受傷,大二大三大四都因為傷勢,守備和球場上的表現都受到影響,雖然大二有進過一次中華隊培訓隊,但是自己表現也不好,所以到了畢業前我就覺得自己已經離職棒很遠了,甚至有想過是不是走別途好了。
那有想過如果不打棒球的話,人生的規劃會是什麼?
其實就會跟一般的大學生一樣,那個時候北體因為要轉型成為學院,所以體育系分得比較細,我是球類系,現在變成北市大的話,應該還是叫球類運動系;那時候我有考救生員證照,也有去上一些相關的研習課程,也去當志工,多方面接觸各種領域,等於是為了有可能不打球了,所以去找尋新的方向。
後來你是以代訓選秀進入中華職棒,加入中信鯨隊;從已經在準備找新的人生方向,到後來又進了中華職棒,還記得那時候心裡的感覺嗎?
我記得我那時候考上體育替代役,在職棒代訓時就想說最少可以延續一下球員生涯,一邊打球一邊看怎麼樣;我大學時候的傷也差不多在那時候養好,所以後面甲組聯賽我的成績就慢慢越打越好,到職棒代訓也有了一點成績,才覺得自己應該有機會跟球團談合約。
你說你在甲組聯賽的成績不錯,那後來進入職棒之後,你覺得職業和業餘有很大的差異嗎?
那個時候的代訓,其實就是有點像現在職棒的二軍,所以代訓的時候對職棒已經有一點基本的認識了,但是等到真正進入職棒打球,才發現跟業餘比真的是兩個不同等級的強度;還沒站上去時我們都把這件事想得簡單了,也把自己有點放大,覺得沒什麼難的,我應該做得到,但是沒有想到一整年球季那種無形的壓力,跟自己在球隊的定位也還沒有亮點,所以摸索了兩三年,成績也沒有很好。
之前我們中華隊以業餘加上旅外球員的陣容,在亞錦賽拿到冠軍,所以有很多人就說為什麼每次派職業的選手去打國際比賽都打不好,派業餘的去反而都打得很好,那你的看法呢?
我覺得業餘選手確實比較習慣打短期的比賽,最早以前業餘比賽的好手都會先進職棒去,業餘球隊的數目也不多,所以競爭的強度跟現在的業餘有一段差距,也就是說以前業餘也許有六七隊很強,但是打來打去就是那六七隊而已;現在業餘有二三十隊,每一隊的選手都在想辦法進步,所以現在業餘階層的競爭性跟以前比起來,又更強了。
職棒的選手現在進步很多,在技術上遠遠領先業餘,但是他們的重心畢竟是擺在整年的賽事上,他們自己內心有國家意識沒有錯,但一整年的球季壓力下來是會疲勞的;我覺得以整體實力來講絕對是職棒比較好,但是也因為這樣,他們的壓力就會比較大,業餘球員習慣短期賽事,對於這種曝光性高的短期國際比賽會覺得很有新鮮感,也會讓他們更有衝勁。
這會不會就是為什麼很多很優秀的業餘選手,在剛進入職棒的時候表現很好,但是到了下半季或是第二年,成績就整個掉下來了?
我覺得這是心理素質的訓練跟養成,臺灣在這方面本來就還比不上其他先進的職棒國家,像日本在運動生理學和心理學上,就已經花了很長的時間在研究;我自己走過這些路回想過來,到了成棒這個階段,選手在能力的差異性上其實沒有很大,主要的差異都是在心理素質。
選手的基本能力從季初到季末不可能會相差太多,但表現上的差別除了可能的疲勞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心理素質的強度;有沒有上場、有沒有先發、先發或候補時你數據成績的差異、再加上後面還有其他球員在追,這些都會對你的心理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