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看新聞綜合

《亞運》運動攀登風氣日盛 台灣努力跟上世界腳步

運動攀登成為奧、亞運的新興運動種類,讓原本就在歐美非常風行的運動攀登,獲得更多關注,我國運動攀登的發展雖還比不上國際熱鬧,但近年來吸引許多民眾投身運動攀登的領域,甚至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一同參與,假日的運動中心攀岩場與民營岩場擠進大批愛好者,也讓人看到台灣運動攀登發展的潛力。

運動攀登在上屆雅加達亞運成為亞運正式項目,我國派出國際賽經驗豐富的李虹瑩參賽,分別在綜合賽拿下第六名、速度賽拿下第八名,她今年將再度出征杭州,參加綜合賽,攜手參加速度賽的林嘉翔,希望能在杭州力拚佳績。

運動攀登在東京奧運只有先鋒、抱石與速度賽的綜合賽事,經過國際總會的賽制改革,將速度賽獨立出來,改為先鋒與抱石綜合賽事與速度賽兩個項目,如此規劃預計來年巴黎奧運也將延續。根據運動攀登教練張寶穗提供的訊息,運動攀登的參賽選手,從東京奧運的40人大幅增加到84人,不但證明運動攀登受到重視,更讓運動攀登的前景可期。

先鋒與抱石的綜合賽事,合計200分,每一項各100分,抱石賽有四條路線,每條路線25分,各有兩個得分點與完攀點,若是攀爬過程中掉落就會被扣分;先鋒賽則是每到一個高度就會進入計分區,越高的位置計分區越多,而速度賽則是在相同賽道與岩點拚誰先登頂,但機會只有兩次,如果搶跑或失誤就會失去一次機會,瞬間的判斷成為最大困難與變數。

「速度賽、抱石賽與先鋒賽,用跑步來比喻,就像是100公尺、400公尺與馬拉松!」張寶穗強調,每項賽事各有難度,選手不只是要比拚力量、技巧與身體協調以外,比賽路線賽前只能透過觀察,沒有辦法事先練習,所以選手的經驗與判斷非常重要。

我國本屆派出兩名選手參加杭州亞運,張寶穗強調,目標先以穩定闖進決賽為主,台灣選手與世界頂尖好手還是有段差距,若要期待台灣選手擠進奧運窄門,她坦言需要長遠計畫,她說:「向下扎根是第一步,例如日本,他們制定四到八年的計劃去努力,我們一步一步來,先求世界盃拿下穩定成績,還需要繼續努力。」

(圖、文/教育部體育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