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競技體操沙漠開花 臺南小將挑戰全運會創歷史

雲林全運會女子競技體操成隊決賽舞台,一群個頭跟年紀明顯比其他隊伍小的女孩,吳婕萓、黃詠恩、潘恩妤和籃子凡展現活力跟熱情,享受全國大賽氛圍。她們來自「競技體操沙漠」臺南市,為府城實踐全運會女子競技體操成隊零的突破。

 

「兩年前臺南全運會,我們有一個選手,那時還沒成隊,那年心境是我很感動,我從什麼都沒有大學畢業生,到一個什麼都沒的地方教體操,終於有選手出來比全運會了,但這次我們成隊,想得已經不是感動,而是我希望把她們推到更高的地方。」臺南市競技體操教練黃冠瑋表示,到臺南執教已經8年,但剛開始不敢收選手,一來沒有體操館,另一方面也沒有器材,直到這些年市府體育局跟地方體操委員會支持,才孕育出這批選手。

 

他坦言競技體操需要一定時間累積,在沒有良好訓練場地情況下,只能不斷藉由教練努力投入去彌補,「像我們沒有海綿池,如果摔下來受傷機率會很高,所以小朋友練習時,我就是當飛人,隨時飛出去保護她們。」

臺南市沒有體操館,訓練器材只能到處搜集其他縣市汰舊換新後,退下來的設備,黃冠瑋透露,「其他縣市的經費充足,一定年限後,可以更換器材,那些訓練器材還可以用,那我就去跟他們溝通,回收過來,他們也很願意協助,像是高雄市、新北市和台北市等等都有幫忙。」

 

起初競技體操隊,跟韻律體操隊、有氧體操隊,共用訓練空間,這幾年器材逐漸完備,目前在臺南市東區復興國小,成立基層訓練站,花了五年順利養成第一批選手參加全運會。

 

「家長們也很支持,但體操訓練時間跟其他才藝班相比,確實比較長,所以一開始要磨合,讓家長知道體操訓練的模樣,彼此溝通交流後,就比較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黃冠瑋不諱言說,「臺南就是競技體操沙漠,我們確實沒有場地,那也不要去怨天尤人,因為那個不是我們有辦法可以處理的,我就是做好我專業這塊,教好學生基本功,所以到臺南以後,我一直努力去教,盡量想辦法讓她們維持一定水準,未來才有機會去突破,這次全運會,她們表現真的很不錯。」

 

黃冠瑋很感謝臺南市體育局跟體操委員會,「我知道我們的基礎還是跟真正的強隊還是有點落差,所以現實就是我們不會得到什麼牌,或者是成績,但臺南市願意去嘗試,讓我們小朋友出來比賽學經驗。」

 

臺南市體操委員會主委陳宗彥指出,臺南的韻律體操發展不錯,相較之下競技體操推動確實辛苦,但基層教練一直都很努力,今年夏天臺南也打造全新體操教育基地,成立台灣體操協會,不只要栽培精英選手,更盼望讓體操成為全民參與的日常運動。

 

陳宗彥這天也特別到雲林縣立體育館,現場為小選手加油打氣,鼓勵她們勇於挑戰,不要害怕失敗,盡情去發揮。

(圖、文/114年全國運動會籌備處提供)

《體操》競技體操沙漠開花 臺南小將挑戰全運會創歷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