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在場上跟馬一起面對 郭家凝享受馬背上的奔馳快感

馬術是一項需要人與馬合作的運動,對12歲的郭家凝來說,他從來不將馬視為一個「問題」,而是並肩作戰的夥伴,要一起面對場上的每一道障礙與挑戰,這樣的信念,也讓他更能投入當下,享受騎乘時自由飛奔的快感。

郭家凝小一時因為受到朋友推薦而去騎馬,沒想到這一騎就騎了五年,「一開始會有點害怕,但騎久了就覺得還好。」而最吸引他的就是坐在馬背上奔馳的感覺,尤其跳障礙的瞬間很刺激又很有趣,他也很享受跟馬匹相處跟溝通的過程。

不過這條路也不是時時順利,他曾在比賽時遇到馬匹拒跳的情況,或許是速度太慢,也或是馬心情不好,原因百百種。郭家凝坦言,一開始也會覺得慌張、覺得挫折,但透過平常加強訓練,加上詢問教練想法,就會慢慢了解馬的狀態,找到彼此間的節奏,他更強調:「在場上不是你面對馬,是你跟馬一起面對這些路線,因為如果是你在面對牠,就好像你們兩個有不同的意見或是牠對你來說是個問題,那就代表你跟牠不熟,要跟馬是一體的那種感覺。」

而現在常跟郭家凝一起在場上奔馳的馬匹叫做Queen,是2021年來到台灣,當時郭家凝正要換新馬,試騎之後覺得一拍即合,就這樣成為搭檔大約三年。Queen不只很乖、非常幫助人,也很大膽,配合度又高,更陪著郭家凝在剛開始挑戰一米高度時就拿到FEI障礙超越世界挑戰賽暨全國公開賽第五名的成績。郭家凝表示,每次訓練結束或是比完賽,媽媽還會跟他一起餵Queen吃胡蘿蔔跟蘋果,讓原本就很親人的Queen跟他距離又更近一步。

「爸爸媽媽都很支持,一開始一定會覺得危險,可是我覺得就是信任,他們覺得我可以騎得好,又覺得跟馬配合得可以,他們就比較安心。」郭家凝投入馬術這幾年來,堅持的力量就是來自家人的支持,他坦言,這項運動不只花費高、耗時間,有時還會遇到與馬磨合的撞牆期,如果沒有父母的支持陪伴,可能會比較容易就想放棄。

這對作為學生選手的他也非常重要,因為有家人做後盾,他能更安心訓練。但是「先是學生,才是選手」是他一直謹記在心的觀念,在大量的訓練時間以外,郭家凝在學業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在學校要比別人用功,也上家教課讓學習進度不落後,但他不覺得辛苦,因為他明白,不管未來是否要繼續馬術這條路,學業是他必須把握的基礎,自己才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如果你能夠一直騎,然後騎到很好的話,你一定會有挫折,那你能堅持下來,就代表說會培養你一些面對挫折的能力。」郭家凝強調,現在並沒有為自己設下挑戰亞運、奧運這樣廣大的目標,他解釋道,是因為還是想兼顧著課業與訓練,不希望為了追逐這樣的目標,而把時間完全投入到訓練裡,但他依舊會持續努力,讓學業與騎乘都繼續進步,「把每一場比賽都比好,然後比穩,跟自己比的那種感覺。」

(圖文/中華民國馬術協會提供)

《馬術》在場上跟馬一起面對 郭家凝享受馬背上的奔馳快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