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15年職棋生涯首次稱王海峰盃 林君諺用棋表現個性

27歲的職業棋士林君諺九段,今天在第17屆海峰盃決賽三番勝負第三局擊敗徐靖恩六段,以2:1摘下15年職棋生涯首座海峰盃冠軍,也是暌違四年在國內職業賽奪冠。

其實大約三週前,林君諺才當完12天的補充兵,但當兵期間沒辦法練棋,回來之後他勤下網路棋,發現對局的感覺落差不大,最困擾的反而是在部隊裡養成「六點起床、九點睡覺」的生理時鐘,花了一週時間才調整回平常比賽的作息。

今年林君諺交手徐靖恩都是勝多,不過在第一局獲勝先聽牌後,遭扳平成1:1局面。林君諺指出,徐靖恩是很認真的棋手,也相當擅長佈局的研究,常在序盤時就下得很快,但對下棋節奏較慢的自己來說,帶來的壓力比較大。也因此這次決賽前,特別針對徐靖恩常用的佈局做研究,今天第三戰他持黑握有主動權,賽前所做的研究變化也在掌控之中,最後把握對方沒判斷清楚而產生的機會,奪下盼望已久的冠軍。

林君諺上次奪冠已是2021年的棋王賽,前兩年更陷入低潮期,但他慢慢調整心態,去年拿到名人賽亞軍,今天更收下海峰盃冠軍,他說:「我算是排解滿快的人,畢竟每個人都會有低潮期,就把自己可以做的做好,慢慢比賽調整。」他也強調,對局的時候,很重要的點就是信心,只要覺得自己會贏,或覺得狀態還不錯,自然而然就會發揮到滿意的結果。

熬過低潮迎接甜美果實,林君諺表示,能堅持這麼久都是來自對圍棋的熱愛,特別是,下的每手棋都代表自己的個性。

林君諺從4、5歲接觸到圍棋就產生濃厚興趣,後來進到啟蒙老師、旅日職棋張栩的爸爸張遠錫的圍棋教室上課。從熱愛開始,慢慢把職業當目標,入段之後也還是很享受對決的感覺,「圍棋是一個可以表達自己的東西,每個人下出來都不太一樣,後來慢慢跟稍微厲害一點點的人下,發現有機會贏,就會有信心,就慢慢想衝擊他們,看自己能走到什麼地步,每次突破就會讓我有繼續的動力。」

談到林君諺的職業生涯過程,前有陳詩淵及王元均等前輩,後有許皓鋐崛起,看似沒有完全屬於自己的時代,其實也長時間維持在前三名,更曾在2018年締造棋王二連霸,生涯拿過三次棋王頭銜,他說:「也算是好事,要有這麼多厲害的棋手,大家才會一起更往上,不會說很可惜,就是互相競爭。」但他也坦言,近幾年許皓鋐維持在巔峰狀態,自己則有點走下波,對弈都不容易贏,這次海峰盃許皓鋐沒參賽,也讓這座冠軍沒有那麼完美的感覺。

不過在下棋之餘,林君諺還曾擔任過兩屆台灣棋院棋士會會長,扮演棋士與棋院之間的橋樑。他提到,自己願意擔任會長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向偶像、韓國傳奇棋士李世乭看齊,「不管是他棋的內容還是人的個性,都很佩服,韓國棋壇有什麼事也很敢為大家發聲。」

林君諺跟許多棋士比較文靜的形象不太一樣,個性比較外向、敢說話,喜歡打羽球、旅遊、吃美食,也會跟朋友小酌,不管是對個人生活還是下棋都有許多想法。特別是在AI問世之後,大家實力雖然更接近,卻有失去個人特色的感覺,而林君諺喜歡的,還是走自己擅長的棋、自己喜歡的變化,就像他認為每盤棋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要照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

(圖/張旖芝攝)

《圍棋》15年職棋生涯首次稱王海峰盃 林君諺用棋表現個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