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用拳擊翻轉人生的現在進行式-陳畇崴

文:洪偵源

 

陳畇崴,一個因為練拳擊給自己敲開翻轉人生機會的孩子,他的故事現在還沒有到大結局,而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現在進行式。

 

陳畇崴是熱原拳擊隊的孩子,由社工兼拳擊教練陳哲宇所經營,輔導三峽地區的原住民孩子學習許多課業知識,以及練拳擊的地方。

阿美族與印尼混血的陳畇崴,在這樣的環境成長,他受到哥哥影響踏上拳擊之路,且走上更為艱難的道路。

 

「那時哥哥打比賽有獲得獎金,雖然不算多,但覺得哥哥很帥,想說我也可以靠著幫助家裡,就跑去說我也要練。」

 

身材條件出色,拳擊講究的爆發力與協調性陳畇崴一樣不缺,三峽國中國中教練吳政憲說,這條件加上成績加持,是高中校隊搶著要的好才。

 

不過陳畇崴三峽國中畢業後,選擇VIS世界改造實驗室實驗教育機構就讀,這是標榜純美式教育、小班制、全英語教學,且學費高昂的教育單位。

 

熱原拳擊隊社工王議葶表示,當時VIS首次開出拳擊獎學金,因此推薦陳畇崴,「不但要認真學習課業,他拳擊也不能放!」

這無疑是個挑戰,吳政憲直言,陳畇崴雖用功,但國中學業成績著實不好,美式教學環境很重視學生自動自發學習,「坦白說,很硬!」

 

陳畇崴表示,轉折點來自國三的全中運,被看好具冠軍相,他也不太願意去VIS,因為環境太陌生,結果全中運大挫敗,心情低落也對未來質疑。

 

「於是我又去詢問,還有機會去VIS嗎?」陳畇崴就這樣走上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

 

VIS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上,陳畇崴每天三峽、公館通勤,先騎腳踏車或搭公車去鶯歌車站,搭火車到台北再轉捷運,放學回三峽練拳擊。

 

「台鐵早高峰有時很難擠進去,沒擠到就要打電話告知學校自己晚到。」陳畇崴透露,一次前去上學的路上,因為緊張壓力大,在捷運上失禁。

陳畇崴回憶,那時覺得自己沒有歸屬感,新環境又陌生,全英語環境聽不懂,和同學家庭背景差異大,本來就想上廁所,壓力一大就失禁還爆哭。

 

但陳畇崴從沒想放棄,全英語的教學讓他更專注,老師問他懂不懂他都先點頭說懂,後來進步到能回答、提問,同時也會加強自己不擅長的課業。

「拳擊這個時候變成我宣洩壓力的管道,所以我高中持續參加總統盃、全中運。」他仍保有拳擊選手的好勝心,但勝敗已經不會影響他的心態。

 

陳哲宇提到,以一個原住民孩子,又是體育班出身,陳畇崴做出這樣的選擇很難得,「但這也是我們樂見,透過拳擊有到更好環境學習的機會。」

 

王議葶說,現在高三的陳畇崴,第一志願是台大,正準備特殊選才相關資料與考試,「他希望未來能出國唸書,先全力以赴考上,再努力透過學習,爭取學校的相關資源幫助他達成目標。」

 

出國唸書的夢想,來自於母親,「我媽媽曾到新加坡留學,但是因為家裡經濟問題無法持續,只好來台灣工作,他希望我有機會也能出去看看,為自己也為他。」

 

陳畇崴談到,曾到加拿大短期留學,喜歡上那裡的環境,風景優美,生活步調愜意,人們樂於交流,如果能順利留學,一定會去加拿大。

 

「我也想能帶家人去走走,爸爸年紀大了,行動也不太方便,他也希望能再出國玩一次,時間不等人,我要好好努力!」

 

陳畇崴坦承,他現在還是頗為遺憾,拳擊生涯沒有顯赫戰績,現在選擇另外一條路,不希望有遺憾,也不會輕易放棄拳擊。

 

夢想沒有很遠,只是充滿挑戰,並有實現的機會,陳畇崴這幾天在台中的總統盃,好好喘息的機會,在擂臺上揮舞拳頭,替自己充電,比賽結束後再重新背上自己與父母的夢想,重新迎接挑戰。

(圖/洪偵源攝)

 

 

《拳擊》用拳擊翻轉人生的現在進行式-陳畇崴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