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大運》卸甲轉戰杏壇 奧運雙金李洋重新學一次羽球

奧運羽球雙金李洋去年巴黎奧運退役後,正式到國立體大服務,114年全大運為個人第二次隨隊擔綱教練,但上次還是現役球員身分斜槓,這回則完全投入,從行政到場邊指導,他笑說,「完全用另一個身分重新學習一次羽球。」

李洋東京奧運摘金後,2022年底獲聘成為國立體大副教授,去年巴黎奧運搭檔王齊麟,成功衛冕羽球男雙金牌,當時28歲的他選擇急流勇退,期許用不同身分幫助臺灣羽壇,培養更多後進。

「今年真的很不一樣,很感謝(李)敏華老師,還有球類系上的老師跟院所、邱(炳坤)校長,畢竟以老師來講,我真的年紀太小,很多行政要學,他們幫我太多了。」李洋表示過去只是隨隊教練,很多時候負責教學指導就好,但這次帶隊參加全大運,感受完全不同。

賽前一天球員身體不適,凌晨一點多,李洋接到電話,半夜陪同學生到急診室,「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去急診室,還好後來只是發燒,沒有太嚴重,然後回到旅館3點多睡一下,6點50就起床出發到場館。」

李洋表示這大半年來指導方針始終如一沒有改變,依舊是強調紀律,「但現階段來講,因為我還年輕,所以我都把他們當個成人,當朋友在看待,我覺得有待加強的部分,當然還是會用勸導的方法。」

他自認不論身為老師還是教練,經驗都還很嫩,「所以就是有點重新當選手,重新學一次羽球的感覺,再來關鍵就是講話用詞,以前不用去想這些,現在身為老師,可能就會很擔心,講這句話會不會造成學生往某些地方去思考。」

李洋坦言擔綱教練和教職這幾個月,最不習慣的地方也還是對話,這門語言的藝術,「所以我最常掛在嘴邊就是不要浪費生命,要積極,清楚你到底想要什麼,不管做什麼都不要浪費生命。」

高掛球衣後,李洋比現役球員時瘦了5公斤,他笑說不全然是工作繁忙,「有部分是肌肉量掉,再來我還是維持一定運動,另外就是飲食控制,要保持健康的體態。」

(圖、文/長榮大學114全大運執辦提供)

《全大運》卸甲轉戰杏壇 奧運雙金李洋重新學一次羽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