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輕艇選手在國際舞台揚威,輕艇激流標桿好手張筑涵在杭州亞運摘金,吳少璿也拿下銅牌,兩人更一起前進巴黎奧運,精采表現獲得國人重視,如今台灣史上第一座人工輕艇激流標桿賽道即將在宜蘭縣安農溪興建完成,並在世壯運首度登場,體育署長鄭世忠表示,台灣未來在奧運的表現指日可待。
宜蘭縣安農溪水量充足,被視為非常適合建造人工輕艇激流標桿賽道,包括宜蘭縣政府與世壯運主辦城市之一的台北市政府之前就到體育署拜訪,獲得體育署支持,爭取兩億的公建計畫去投入總經費2.7億的工程,鄭世忠強調,因為行政院的大力支持,才能讓這座賽道能順利完成。
安農溪人工輕艇激流標桿賽道工程進度已超過95%,預計四月底將進行測試賽,並在五月的世壯運期間正式啟用,屆時預計將有32名選手參賽,場邊尚設有300席觀眾席,整體賽道規劃參考國際,並採納輕艇協會與張筑涵的意見,搭配宜蘭縣府的用心,賽道水準堪稱奧運等級。
除了賽道之外,周邊未來將規劃水上運動訓練中心,鄭世忠特別關心訓練中心的建置與規劃,要以選手需求出發,他說:「日月潭建立了水上訓練中心,對划船、輕艇都有幫助。這座賽道成立之後,相信對國內,尤其是北部宜蘭、台北這一帶,不管是國小、國中、高中的學生,都可以來參與學習與訓練。這會讓我們的輕艇激流人口急速上升。」
鄭世忠更強調,本座賽道不僅是台灣第一座,在亞洲地區也少見,期許能吸引東北亞的日本與韓國,或者歐美一些冬天會下雪的國家,他們的選手在冬季無法訓練時候,能來到台灣訓練,若真能吸引實力強勁的選手來台移訓,對台灣選手實力的提升將有顯著幫助。
(照片來源:體育署提供)
《輕艇》台灣第一座 安農溪人工輕艇激流標桿賽道世壯運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