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綜合

《排球》職排聯盟即刻行動 台灣排球邁向新紀元

台灣排球運動正式邁向職業化!台灣職業排球聯盟(簡稱「職排聯盟」)今(14)日在臺大綜合體育館的國際會議廳舉行成立記者會,宣布國內最高層級的職業排球聯賽即將於今年10月開打。這不僅是排球界期盼已久的重要時刻,更象徵台灣體育邁入全新篇章,帶領排球運動向前邁進。

職排聯盟的元年標語訂為「即刻行動,一起讓排球越來越好」,充分展現推動排球職業化的決心。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對未來的承諾。希望透過職業聯賽的推動,讓選手獲得更好的訓練與競技環境、讓球迷有更多機會親臨現場支持球隊、讓各地方城市與球隊共同成長,打造台灣排球文化的新時代。

職排元年將有四支球隊參戰,來自北、中、南三地,代表著台灣排球版圖的全新格局。北部將由伊斯特隊與昶威隊領軍,中部則有連莊隊坐鎮,南部則由台鋼天鷹隊迎戰。這四支球隊的陣容實力堅強,每支隊伍皆擁有具備國際水準的球員,球迷們可以期待一場場高水準的比賽,共同見證台灣職業排球的誕生。

為了提升比賽的競爭性與可看性,職排聯盟將導入三大特色,確保比賽更具張力,並吸引更多球迷關注。

  1. 真正落實主客場制,深根在地連結 職排聯盟將正式落實主客場制度,讓比賽不再只集中於單一場館,而是讓各支球隊真正回到屬於自己的城市進行比賽。這樣的安排不僅有助於培養在地球迷,讓球隊能夠與社區建立更緊密的連結,也能促進各城市對於排球運動的長期支持。

  2. 發球得分制,增加比賽懸念與精彩度 為了讓比賽更具張力,職排聯盟導入發球得分制:
    • 第一局至第四局:當任一隊先取得23分時,裁判按壓兩次蜂鳴器,後續分數將進入發球得分機制。
    • 第五局(決勝局):當任一隊先取得13分時,裁判同樣按壓兩次蜂鳴器,開啟發球得分機制。
    這項制度的引進,將使比賽的關鍵時刻更具可看性,每一局都充滿變數,確保球迷能夠看到更多刺激的競爭場面。

  3. 四名外籍選手同時上場,提高競技水平 職排聯盟規章,每支球隊每場最多可以派出4名外籍選手上場,此規定不包含外籍生與華裔選手。此舉將有助於提高比賽水準,讓球隊能夠引進國際級選手,與本土選手相互切磋,進而提升台灣排球整體競技實力。

台灣職業排球聯盟的成立,揭開了排球運動的全新篇章,而未來的發展目標更是不容小覷。聯盟計畫逐步推動與亞洲各國職業聯賽的交流,希望能夠打造出屬於亞洲的頂級排球賽事,甚至有朝一日成為像東亞超級聯賽(EASL)等級的賽事,讓台灣排球在國際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台灣職業排球聯盟的成立,不僅代表著排球運動的全面革新,也為球迷和選手們帶來了更多期待與機會。未來,聯盟將持續努力提升賽事規模與競爭力,致力於讓排球運動成為台灣體育的重要一環。「即刻行動,一起讓排球越來越好!」讓我們一同期待職業排球的輝煌未來!

 

(圖、文/台灣職業排球聯盟提供)